立陶宛为何频繁挑战大国?曾是波罗的海帝国,祖上阔过不甘心啊
【资料图】
立陶宛位置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三个小国,通常被合称为波罗的海三国。
作为一个地处东欧的小国,立陶宛看似是一个影响力有限的小国,但它其实暗藏着勃勃野心:日常挑战大国底线,率先表示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战争中甘当北约防御东冀……频繁作出一系列和小国影响力不相匹配的举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立陶宛总统6月28日突访基辅
一、立陶宛是一个“帝国”的名字
现代立陶宛国家起源于波罗的海沿岸的部落,“立陶宛”的概念成形于9-12世纪。在一众波罗的海东岸的部落中,立陶宛的优越性在于,它是唯一一个在欧洲走出中世纪之前建立国家的部落。13世纪中叶,立陶宛人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立陶宛大公国。
立陶宛大公国旗帜
立陶宛大公国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源于立陶宛人对外部威胁的恐惧,而这个外部威胁主要指向条顿骑士团。立陶宛西南方向的普鲁士在13世纪初被条顿骑士团占领,北部的拉脱维亚也在13世纪初被兄弟佩剑骑士团占领,1237年,兄弟佩剑骑士团被并入条顿骑士团。
由于茂密森林和沼泽地形成的天然屏障,位于普鲁士和拉脱维亚之间的立陶宛暂免于难,但是周边地区被占领,还是引发了立陶宛统治者内心深深的恐惧。统治者明道加斯带领全家人接受洗礼,他本人也在1253年被教皇英诺森四世加冕为立陶宛国王,成为立陶宛首位国王。
明道加斯去世后,条顿骑士团衰弱,立陶宛大公国持续对外扩张,在格迪米纳斯国王统治期间(1316-1341年),立陶宛大公国扩张到了现代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终结了留里克王朝在“斯拉夫人精神家园”基辅的统治。到格迪米纳斯去世,立陶宛大公国的疆土已经南滨黑海,北达波罗的海,被冠以“帝国”。
立陶宛大公国在格迪米纳斯的孙子维陶塔斯统治期间达到顶峰,维陶塔斯也被称为大帝,直到他于1430 年去世。立陶宛大公国疆域从波罗的海向南延伸到黑海沿岸,向东几乎延伸到莫斯科以西约100英里的莫扎伊斯克。
立陶宛大公国疆域的扩张
在巧妙周旋于教皇、波兰、德意志、莫斯科大公国等多方势力的过程中,立陶宛从一个小部落扩张成为东欧疆域最大的“帝国”,但是立陶宛的立国基础并不扎实,因为这块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极差,商贸凋敝,公国历代统治阶层也内斗不断。在崛起的时期内,立陶宛人在整个欧洲的形象就是“野蛮人”,西欧留存下的书面史料中,将立陶宛人称为对邻近领土进行掠夺袭击的人。立陶宛大公国的庞大疆域仅仅昙花一现,立陶宛人对国家强大的认知也只是单方面的。
维尔纽斯古城
二、“帝国”落幕
立陶宛人刚开始辉煌,就开始没落了。
14世纪末,立陶宛开始与波兰结盟,但是在大公国东部,莫斯科大公国开始崛起,并且声称拥有所有基辅罗斯领土的主权,而这些领土中的大部分,都在立陶宛境内。为了应对东方的威胁,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组成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随着和波兰结盟的加深,立陶宛文明程度仍停留在原始部落阶段的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由于立陶宛本地文化单一,立陶宛统治阶层迅速地在文化上波兰化,而广大中下层仍然保持着原始部落的文化习俗,统治阶级和中下层由此割裂。
波兰立陶宛联邦
立陶宛此前的扩张客观上得益于条顿骑士团的衰弱,但是进入到近现代,立陶宛所面对的是一个日益强大的沙皇俄国和普鲁士王国以及坐拥中欧广阔领土的哈布斯堡帝国。在俄国的震慑下,立陶宛很快就不得不放弃所有斯拉夫人的领土。
拿破仑战争期间,立陶宛的一部分被拿破仑并入华沙大公国。法国人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引进行政和司法体系,并废除农奴制,法国占领的地区和其他立陶宛地区变得显著不同。换句话说,直到19世纪,立陶宛才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政治治理体系。
1812年6月,拿破仑军队进入立陶宛
三、俄国和苏联留下烙印
拿破仑战败后,沙皇俄国完全占领了立陶宛,开启了立陶宛历史的新阶段。
1832年,立陶宛正式失去独立国家地位,并入沙皇俄国,文字也由拉丁字母被强制改为了俄语的西里尔字母。和盟友波兰一样,立陶宛民族始终保持着对俄国的敌意,谋求复国。
在复国问题上,实际上存在两个派系的分歧:一派主张立陶宛恢复完全独立;另一派则主张联合波兰争取独立,恢复波兰立陶宛联邦,这一派的主力是文化上波兰化的上层精英,他们认为,立陶宛本身在历史上已成为更广泛的波兰文化疆域的一部分。
波兰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战后秩序重建机会复国,然而,立陶宛却没有等来这样的机会,二战结束后,苏联以高压姿态对立陶宛进行了全面的苏维埃模式改造,并在二战后正式强制立陶宛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立陶宛的民族自尊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二战中的维尔纽斯
四、后苏联时代的立陶宛能重回强国行列吗?
从90年代以后立陶宛的一系列表现来看,标题中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苏联解体以后,立陶宛迅速推进加入北约和欧盟,很快便在2004年达成。但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立陶宛经济急速恶化,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由于“欧猪四国”暴露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弊端,欧盟委员会很坚决地拒绝了立陶宛加入欧元区的申请。
由于加入欧盟,立陶宛的青年人口(15至24岁)流失严重,2020年以后,留在立陶宛国内的青年人失业率也常超过20%。
在外贸方面,和其他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一样,苏联解体后,立陶宛在短时间内仍然难以摆脱对俄罗斯市场的高度依赖。然而,近几年,尽管对俄罗斯贸易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俄罗斯占立陶宛进出口比重仍在10%以上,超过所有欧洲统一市场国家和美国,俄罗斯仍稳坐立陶宛第一大贸易伙伴交椅。
显而易见的是,2008年以后,立陶宛在欧洲统一市场上难以受到重视,进一步影响该国在西方世界玩转外交手段。除了作为对付俄罗斯的军事前线,这个小国难在当今世界刷出存在感。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军队抵达立陶宛,加强东冀部署
文史君说
放眼世界,能被称为“帝国”的国家并不完全是指疆域广大的那一类超大国家,像立陶宛这样的小国,曾经也有“帝国”之号,尽管它只是一个外强中干,刚开始辉煌就注定没落的帝国。在其鼎盛时代,立陶宛封闭于目光可及的东欧斯拉夫人地区,缺乏一个像彼得大帝一样引领国家走向更广阔空间的统治者,而文化上的落后也很难打破立陶宛普通民众对外界的认知。然而,基于立陶宛曾是波罗的海东岸唯一“帝国”,它有着周旋于周边强国的“丰富”历史,我们就不难理解今天的立陶宛的勃勃野心,和到处挑事刷存在感的操作了,毕竟曾经阔过不甘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