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孙燕姿”带来新的危机感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AI孙燕姿”带来新的危机感
近日,“AI孙燕姿”全网走红。制作者将歌手孙燕姿的声音素材经过AI训练模拟生成出来,然后让其翻唱了大量的歌曲,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随着“AI歌手”的爆火,人工智能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
当人们还在惊叹于“ChatGPT”和智能绘画生成的神奇,人工智能又开始在其它领域疯狂扩张,音乐就是其中之一。与此前的AI原理相似,“AI孙燕姿”的制作需要准备多首孙燕姿演唱的高品质歌曲,以及她的采访、直播等素材。相关音频已在网上获得较高流量,引发了网友的巨大争议,认为侵犯孙燕姿和被翻唱的歌曲创作者相关权利。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我们应尽早重视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人工智能触及现行著作权法诸多空白。每个歌手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创作歌曲,这些歌曲代表着他们的心血,如果“AI歌手”的制作者通过技术手段就能轻松获利,那么原创歌曲的创作热情可能会降低,最终音乐产业将进入拼接加工横行却“无根无源”的困境。建立健全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已经刻不容缓。今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优化训练数据,应不含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算是为相关立法开了一个好头。
其次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挑战。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正在被自动化,特别是在制造业、物流和客服等领域,人工智能的高效率性、低成本化以及自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的生产,但也可能使原本从事这些岗位的人群面临淘汰。这是不可阻止的就业发展趋势,而社会往往短时间内无法产生那么多新的岗位需求去安置剩余劳动力,或剩余劳动力素养与新的职业要求不匹配。这需要个人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社会也应该为相关人员提供在职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满足他们职业转型的需求和再就业的希望。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要想使用好,唯有加强重视、创新思路、建立规范,才能让科技造福人类。(作者:李淋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