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为什么大房企拿不到地了?
中国指数研究院于3月1日发布了2023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额排行榜和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排行榜。
(相关资料图)
左图为 销售额榜单,右图为拿地额榜单
房小评将两个榜单进行对比,赫然发现了一些问题:
1.大部分出现在销售额TOP10的企业,并没有出现在拿地额TOP10里面。两个排行榜的TOP10中,只有华润和建发这两家企业是重合的。试想,如果销售额TOP10榜单里面的企业持续拿不到地,那么它们的销售额还能排在前面吗?
2.万科和碧桂园两家销售额TOP10房企在拿地榜的排名继续下降,虽然万科也在很努力拿地,但是成绩一般。受此影响,预计今年销售额TOP10榜单中,这两家企业的名次会下降。
3.拿地榜中排在前面的企业很多不是全国布局的品牌房企,反而是一些地方的区域型房企。除了一些有“托底”嫌疑的城投公司外,地方区域型民企开发商渐渐露出风头。比如:浙江中豪、厦门坤霖辰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区域型民企纷纷发力,大有复制滨江“地头蛇”的架势。
看完了热闹,来说说门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1. 悲观者 ——有网友认为这意味着头部房企重视自身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将房地产放松看作短期行为,当下回款仍然是还债为主。而且,大型房企拿地对单项目盈利有要求,会因此放慢资金周转。 如果大房企不拿地,这将是重大利空信号。
2. 乐观者 ——年初两个月的房企拿地情况不能代表全年,各地都是3月份以后才开始大规模供地。对于上市公司来说,3月份是拿地高峰。
房小评认为,事情的原因没那么复杂,这些朋友可能想多了。观察今年1-2月份的热点城市供地情况就会发现,销售额TOP10中的房企不是不想拿地,而是没拿到。
换句话说,2023年的土地市场,可能会存在“有钱拿不到地”的尴尬局面。尤其是在土地市场两极分化的情况下,热点城市好地段的土地大家都抢,最终要靠摇号才能确定归属。所以,今年拿地不光靠钱,还要凭运气。
例如,2月17日,华润摇号竞得苏州园区湖西原三星地块,成交价约36.42亿元,溢价率15%。湖西原三星地块经过65轮激烈的竞价后,由于超过最高限价进入了摇号环节,共有31家房企参与现场摇号。华润手气特别好,摇中这块地。
再如,2月21日,杭州迎来2023年首轮集中土拍,共出让13宗地块,其中8宗触顶、2宗溢价、3宗底价成交,总收金182.2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萧山市北地块还未开拍就封顶,参与摇号企业多达60家,创下杭州历史以来单一地块参拍房企数量的新高。
在这些参拍、摇号的房企名单当中,销售额TOP10房企很多都在其中,只是它们大部分运气不好,没摇中这些热点地块。
与此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销土地。从2022年开始,很多热点城市都降低了土地竞拍门槛。比如杭州等城市放松了对房企拿地资金的核查,保证金比例降到了20%;南京的土地竞拍保证金可以用银行保函替代等。
土拍市场的限溢价率、限购地资金、限马甲等措施已在大部分城市得以松绑。这样一来,热点城市对全国的开发商都打开了大门,房企扎堆去这些房地产销售情况较好的热点城市拿地。
甚至一些信用爆雷的房企也加入到这些热点城市的拿地队伍中。最终,很多热点地块都要靠摇号确定归属。
既然拿地门槛不高,各路中小房企和信用爆雷的房企都愿意以抽奖的心理试一试, 万一拿到了好地块,还愁没人来上门求合作开发吗?
如果说是因为参与摇号的房企众多,导致销售额TOP10里那些房企没有拿到地的话,那么摆在这些房企面前的难题是: 如果一直拿不到地,销售额规模如何保持?
身为销售额TOP10名单里的房企,每年销售额都会在几千亿元,需要补充大量货值,如果此时去搞收并购,很容易踩雷。因为担心合作伙伴爆雷把自己拖累,现在各家大房企甚至连合作开发都很少做了。
如果房企不管大小都去一个地方扎堆,拿那些价格倒挂、开发难度较低的地块,凭运气拿到地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小。
作为销售额TOP10的房企,如何具备靠自己研判、市场能力去扩大拿地范围,告别扎堆在摇号池里的现状,才是这些企业投资拿地破局的关键。
可是,据房小评了解,很多大房企因为前两年做这些价格倒挂项目习惯了,客研和营销能力退化,都不会走差异化竞争的路线了。在之前《倒车镜里的百强房企》一文中,我们提出了“千亿房企”在高杠杆时代多喜欢用应届毕业生,靠打鸡血、“996”的方式实现快周转、规模化发展。
这两年,土地和房产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除了卖不动的地区,在房子卖得好的城市,只要是价格倒挂项目,基本属于开盘就卖完的情况。 在这样的市场里沉浸久了,开发商们也不知道胜利究竟来自运气,还是努力。
春节后,这些大房企又搞了一轮裁员,而裁员的目标就是那些薪水相对高、专业能力相对强的资深员工,用新毕业的年轻人来替代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实现人力成本的下降,但是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上述“不会拿地,只会摇号”的窘境。
摇号,可不管你是否国企。
拿地,也不能只靠运气。